Nvidia 發言人罕見的發新聞稿抨擊拜登政府的 AI 人工智慧擴散框架政策。拜登版的「晶片與科學法案」於 2022 年公布,當時因應新冠疫情的半導體晶片短缺問題,拜登政府認為通過晶片法案將可重振美國半導體業,並也將「美國製造」視為「國家級層面」問題,可減少美國對外國製造的晶片產生依賴。輝達對於拜登的政策發出數項質疑,也讓美國民間研究單位加入討論公布意見與調查結果。
波士頓顧問集團和半導體產業協會的一項研究發現,如以生產數量計算而非美元價值衡量,美國在全球晶圓半導體的生產量占額從 1990 年的 37% 下降到 2022 年的 10%。拜登政府認為不出口晶片到中國或是其他等地可提升美國半導體於全球市佔量。不過,華盛頓的一間經濟智庫發布的研究報告卻指出,這樣的施行方式成本高昂且不具成效。
美經濟智庫認為晶片補助案會影響國庫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的研究員發現拜登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可創造出具有建設性的 93,000 名工作崗位名額,當開始營運後則會產生 43,000 個永久機會,但付出的成本高昂。
研究報告發現讓晶片製造業繁榮的背後,美國政府付出去的補貼花費更高昂。每個創造的就業機會背後都將花費近 18.5 萬美元納稅義務人的錢,而這是美國半導體員工平均年薪的兩倍。研究員 Gary Hufbauer 和 Megan Hogan 表示增產可能無法為付出去的金額提供最佳保障。
報告並指出,國會在通過「AI 人工智慧晶片法案」時沒有考慮其他方案來保障美國的半導體業。例如可考慮建立由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管理的晶片庫存,或為晶片用戶和外國晶片生產商提供財政激勵金,以及為美國保留更多庫存量等等。
美國商務部針對該研究發表聲明,承諾將對使用納稅人的錢以及晶片法案撥款方式保持警惕。商務部誓言將要嚴格審查公司的投資計劃,確保不會被誇大其詞並要求過高的激勵金。
地緣政治與台海局勢影響晶片供應鏈
美國政策制定者認為美國不能過度依賴在台灣生產的晶片,如中國發動軍事攻擊導致台海局勢不穩定時,台灣的晶片供應量就會短缺。台積電現正在亞利桑那州大力擴廠,將生產線遷移到美國。
川普要收保護費維護世界和平
目前台灣與韓國都為本土的晶片製造商提供豐厚的稅收抵扣金,以維護他們在市場的領導地位。即將回歸的川普 2.0 對於拜登的晶片政策尚無具體表態,但川普早先就說過「課徵關稅」可制裁到他國。台灣有交「保護費」就可為國庫帶來收入,不用透過津貼補助來鼓勵外國公司到美國生產。
川普 1.0 時,曾有許多台商說好要投資德州,但雷大雨小。吃過悶虧的川普回籠當美國總統領悟到要當老大還是要先放話會收「保護費」,至於保護費該給多少算是有誠意?台積電投資 60 億美元到亞利桑那州設廠,如果川普把 60 億美元當成指標,那其他公司也可當成參考。
這篇文章 輝達發言人罕見抨擊拜登晶片法案,美智庫研究支持說法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