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最快下月降息?專家預測政策調整時機

1 天 前
中國央行最快下月降息?專家預測政策調整時機

中國央行本週維持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不變,但經濟學家認為,隨著全國人大會議召開,政策調整可能即將到來。專家表示,中國人民銀行(PBOC)最快可能在 3 月會後下調主要政策利率,以提振經濟。

LPR 維持穩定,符合市場預期

中國央行週四宣布,1 年期 LPR 維持在 3.1%,5 年期 LPR 則保持在 3.6%,與路透社調查的市場預測一致。

LPR 由中國人民銀行根據特定商業銀行提交的報價計算,通常適用於銀行最優質的客戶。其中,1 年期 LPR 影響企業貸款與大部分家庭貸款,5 年期 LPR 則是房貸利率的基準。

降息時機何時到來?專家預測 RRR 率先下調

中國央行目前面臨多重考量,包括銀行淨利差縮小、人民幣匯率壓力,以及聯準會降息步伐放緩。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龐溟表示,這些因素促使中國暫緩降息。

不過,彭博預測,中國最快可能在 3 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50 個基點,並在 2025 年內將 7 天逆回購利率(7-day reverse repo rate)調降 40 至 50 個基點。

7 天逆回購利率影響市場流動性

中國央行經常使用 7 天逆回購利率來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並影響 LPR 的走向。自去年 9 月降至 1.5% 後,該利率一直維持不變。

ING 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指出,中國實際利率仍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因此 7 天逆回購利率在第一季度仍有下調空間,預計央行可能會在 3 月人大會議後降息,以促進投資與消費。

人大會議將定調 2025 年經濟目標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將於 3 月 5 日召開,預計將公佈 2025 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高盛預測,政府將維持 GDP 增長目標「約 5%」不變,但可能將通脹目標從 3% 下調至 2%。

此外,中國政府預計將重申其「穩增長」貨幣政策承諾,同時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內。

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經濟策略

人民幣穩定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平衡,成為中國央行政策制定的關鍵考量因素。較弱的人民幣有助於提升出口競爭力,但較強的匯率則可能推高進口成本,在內需疲軟的情況下帶來壓力。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近日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一場會議上表示,人民幣匯率穩定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至關重要。他強調,北京將採取積極財政政策,並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近幾個月來,人民幣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尤其是自去年 11 月美國總統大選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下跌近 2.5%。不過,最近幾週有所回升,週四升值 0.2%,報 7.2673。

貿易戰與貨幣政策:央行決策的挑戰

中國經濟復甦步履蹣跚,面臨房地產市場低迷與消費需求疲弱的挑戰。1 月份製造業活動意外收縮,服務業活動也出現疲軟,增加了市場對進一步刺激政策的預期。

此外,美中貿易摩擦仍是影響中國央行決策的重要變數。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就職後,立即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 10% 關稅,並維持 最高 25% 的既有關稅。

然而,市場對貿易戰的擔憂有所緩解。DBS 銀行分析師認為,市場對美中達成全面協議的預期升溫,可能有助於穩定人民幣情緒。

與此同時,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也影響中國的降息空間。美聯儲官員強調,在確保通膨進一步回落前,不會急於降息,這意味著全球貨幣環境仍存在變數,可能影響中國央行的決策時機。

中國央行如何取捨?

隨著中國政府在 3 月人大會議上確定 2025 年經濟方向,市場將密切關注央行是否選擇降息來刺激經濟,還是優先穩定人民幣匯率。

無論如何,中國的貨幣政策仍需在增長與匯率穩定之間尋求平衡,而外部環境的變化,尤其是美聯儲政策和美中貿易關係,將持續影響中國的經濟決策。

這篇文章 中國央行最快下月降息?專家預測政策調整時機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閱讀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