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自製率新政衝擊 現代及MG「這款車」傳快恢復生產

1 月 前

經濟部在8月祭出的「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規定上市3年內自製率須逐年提高至35%後,在台銷售的車款包含MG、現代汽車與即將登台銷售的台灣大通都受衝擊。不過近期,MG和現代汽車陸續傳來好消息,有望在短時間內恢復生產。

掙脫國產化泥沼?現代、MG傳快恢復生產

電動車急速奔馳、翻山越嶺,經濟部8月祭出的「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規定上市3年內自製率須逐年提高到35%後,在台銷售的車款,包含MG旗下3款車款全數中彈,現代汽車與即將登台銷售的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也大受影響 。不過近期車廠陸續傳來好消息,有望在短時間內恢復生產。

中華汽車副總經理錢經武日前表示,有關於MG的新車型導入,不管是車型或者是內容,都會按照政府在地化新政策有關的規定,以及推新的進程來推動。至於成本的部分,他坦承確實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也希望這些影響不要造成消費者的負擔,但是畢竟成本是有一些變化的。

受限國產新政!MG、現代掛牌數暴跌8、9成

觀察國內掛牌數表現,MG Taiwan中型SUV銷售黑馬以8248輛的成績,直接攻佔熱銷車榜第5名,換算每個月平均交車量超過1300輛,但是在新制上路後,掛牌數直接砍半,在11月更僅有293輛的銷售成績。現代總代理南陽實業引進Custin車款,也因為多數零組件都來自中國受到影響,原本前8月都有每個月突破400輛的表現,9月直接暴跌9成,掛牌數僅13輛。

車媒Cjay認為,因為接下來就是農曆過年,判斷可能會在農曆年之前,要趕著恢復自製率生產,應該會蠻快恢復生產,且即便調漲,售價上也不會差異太大。他指出,這也代表這台車原本的毛利率其實非常高,即使花了好幾億的成本去改生產線,那到現在來看的話,應該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

在新制上路後,原本宣布暫停及限量接單的中華汽車終於傳出好消息,表示MG HS車款自製率已拉到2成,爭取核可後正常供應,成本部分還在計算中,「不會全部反應在售價上」。而三陽則在短時間內投入近4億元調整生產線,並排定在12月中接受審查,期盼受影響的現代車款恢復生產。

台北/溫婉廷、林家弘 責任編輯/黃靜宜

閱讀完整文章